应该受到处罚吗?

法律援助

    交通肇事逃逸应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且逃逸致人死亡者可能面临更重的刑罚。逃逸导致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逃逸者被推定有过错,需承担全部责任,但可减轻责任若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行政处罚方面,逃逸者将被吊销驾照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民事责任方面,逃逸者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若逃逸者赔偿受害人全部损失并取得谅解,可判缓刑。交通肇事逃逸属于情节加重犯。
    法律分析
    需要负刑事责任。因为肇事逃逸,应当负事故全部责任。
    如果赔偿受害人全部损失,取得受害人谅解,可以判处缓刑,不需要坐牢。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在交通事故的诉讼案子中,提出赔偿诉求的原告方如果是表示撤诉的话,只有以下三种情况下,被告可视为无责,而另一方可不再承担法律责任了。
    一是,原告自愿放弃赔偿诉求而撤诉的;
    二是,原告用不正当手段,使用虚假的证据,起诉对方而良心发现后,表示撤诉的;
    三是,通过双方的协商而达成和解协议后而撤诉的.交通肇事逃逸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情况,在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和刑事责任中得到的刑法都比没有逃逸严重的多。
    民事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
    行政责任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刑事责任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属情节加重犯。
    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后果不仅涉及民事赔偿责任和行政处罚责任,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肇事逃逸者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并可能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然而,如果肇事者能够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并获得受害人的谅解,法院也可以考虑判处缓刑,避免其坐牢。此外,在交通事故诉讼中,如果原告方撤诉,被告方仅在原告自愿放弃赔偿、使用虚假证据后良心发现或通过双方协商和解的情况下才可被视为无责。总之,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涉及到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其严重性不可忽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