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就是公民对吗

法律援助

    (一)自然人就是公民,但公民的范围比自然人小。自然人指的就是人类个体,公民是有国籍区别的。
    (二)公民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从其产生来看,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和民主政治紧密相连的。
    (三)自然人定义
    1、“法人”的对称。基于自然出生而依法在民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在我国,公民在民事法律地位上和自然人同义。
    2、与“社会人”相对。在社会学中指脱离母体后,还没有经历社会化过程的人。只具有人的自然属性,而不具有人的社会属性。
    一、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与单位
    (一)自然主体
    1、行为人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
    2、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只对部分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
    4、不满14周岁,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5、75周岁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6周岁,而不予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以上规定体现对青少年犯罪是以教育为主的精神。
    (二)单位主体
    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这个概念比法人更为广泛,除法人以外还包括非法人团体。虽然单位一词在以往我国社会生活中曾经被广泛使用,甚至是一个使用率极高的用语,但严格地说它不是一个法律用语。也就是说,单位一词并无确切的法律涵义。根据《刑法》第30条之规定,单位犯罪这一概念中的单位,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也就是单位犯罪的主体。
    二、民法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公民、自然人、法人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严格来说不应当有公民,公民是个政治性的概念,是宪法上的概念。《民法典》中的公民指的就是自然人。
    国家可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比如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的商行为中。但不是通常的情形。
    通常情况下,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其中其他组织是我国民法中的特有概念,是为了解决合伙组织等没有法人资格,但又不是自然人的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而独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