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法律援助作品的构成要件如下:
1、要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不属于客观事实或抽象思想本身,如文字作品、艺术作品等;
2、要由作者独立创作,体现创作者的个性化选择、判断和技巧,如故事情节的安排和画面的布局;
3、属于智力劳动成果,属于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抽象和审美创作的成果。
作品是指在文学和科学领域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一、著作权作品的界定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法律意义上的作品具有以下条件:
(1)独创性。
首先,独创性中的独并非指独一无二,而是指作品系作者独立完成,而非抄袭。假设两件作品先后由不同的作者独立完成,即使他们恰好相同或者实质性相似,均可各自产生著作权。典型如摄影作品,两名摄影师可能先后对同一景点进行拍摄,角度、取景等内容基本一致,但在后拍摄者并未看到过在先拍摄者的作品,系自己独立拍摄,后者同样可以对其摄影作品享有著作权。
其次,独创性须满足一定的创造性,体现一定的智力水平和作者的个性化表达。创造性不同于艺术水准,无论是画家还是普通孩童,只要其绘画能够独立按照自己的安排、设计,独特地表现出自己真实情感、思想、观点,都能够成为作品。
(2)以有形形式表达
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思想的表达而非思想本身,作品应当是智力成果的表达,可供人感知并可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思想是抽象的、无形的,不受法律保护,仅当思想以一定形式得以表现之后,方能够被他人感知,才能成为受法律保护的作品。
二、一般来说著作权算是什么
著作权是对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的保护。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而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单纯事实消息等不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根据《著作权法》第二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