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工作是哪一年取消的

法律援助

    1996年正式取消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制度,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既定的改革目标,国家不再承担大学生学费;不包分配正式施行是从1996年开始,在1998年后开始大规模施行,到2000年全面停止了包分配制度,教育部要求从2000年起停止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和企业不断崛起,也有许多个体经营的公司和工作室。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经济形势没有现在复杂,高素质人才不多。
    甚至,随着包分配制度的取消,连强势国企都成为工二代子弟瓜分。天涯八卦版早年聊工作,往往看重学历,强调自由竞争,而现在谈工作,往往就建议找熟人内部推荐,甚至不难发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花十万二十万买岗位都习见不鲜了。这就是这种阶级固化的最直接反映。
    甚至现在的公务员考试都不如古代的科举、改革初期的高考,因为公务员考试仅针对事务官,而非政务官,在古代属于吏,而不是官。而当前中国的参政渠道基本全部堵死,理论上中国选官是民主选举,事实上这种不民主的选择结果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而唯一能对平民开放的,仅仅是公务员考试这条狭窄且前途并不是太大的通道了。
    也保证了部分大学生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但现在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大学生的职位太多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也不少。大学生想从事的工作类型不一定在专业范围内,相关部门很难做出相关部署。如果分配方案不合理,反而会浪费人才资源,难以保证最优质的人才资源配置。
    这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限制,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很难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己出去找工作更为合适。
    过去,我国大学生数量不多,属于我国的精英人才。经过系统的教育,他们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分配到合适的工作地点和岗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如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如此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很难做好规划和部署。而且大学生的水平差异也比较大,很难对大学生的水平进行逐个评估,因此也就没有统一的分配政策。
    包分配有弊端。之所以取消包分配,自然是因为包分配这一制度存在一些弊端。因为分配的岗位不一定适合大学生,要想进行调换的也比较困难。很多人不愿意放弃“铁饭碗”的工作,每天上班基本就是“混日子”。这样,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毕竟,如果一个人在他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动力也不会太高。这种模式自然不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还不如直接取消包分配。让大学生自主选择,使他们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有更多的动力。社会要求的严格,当今社会不同于以往,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全方位人才。在这个时候,很难满足企业的招聘要求,不利于任何人的发展。因此,不再包分配工作,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工作。如果觉得合适,他们自然会去,如果不适合,可以随时更换,直到遇到自己最合适的工作。
    法律依据
    《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毕业生,是指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毕业后国家不负责分配工作的非在职毕业生。
    第三条 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在多种所有制范围内自主择业,可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管理工作,也可在其他岗位上工作。
    第四条 机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录用(聘用)毕业生,必须在政府人事部门当年下达的增人、增干计划内,有国家人事部或省级人事部门批准的招干、招人指标,方可按有关规定办理录(聘)用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