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在微信上发工资是否违法?

法律援助

    微信发工资存在不合法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违反国家的社保和个税规定。使用个人微信转账发工资无法在国家系统留下记录,逃避了社保缴纳和个税纳税义务。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在1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劳动者有权要求补偿。在2个月到12个月内未订立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两倍工资,超过12个月后则视为无固定期限合同,不再支付两倍工资。
    法律分析
    微信发工资不合法,主要原因如下:
    1、目前国家对企业的社保和地税是实行联网管理,假如老板用个人微信来转账发工资,就没法在国家系统里留下记录,相当于是逃避了社保缴纳和个人纳税的义务;2、国家关于劳动法和工资支付的问题,也不允许使用微信支付,那一定是要通过正规的对公账户来向员工支付工资,并且代缴社保和个税等费用。
    劳动者可申请补偿的情形有哪些
    1、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从第2个月到第12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从第十二个月开始,视为与劳动者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再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可申请补偿的情形如下:
    1、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从第2个月到第12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从第十二个月开始,视为与劳动者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再支付二倍的工资。
    拓展延伸
    微信工资发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微信工资发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取决于具体情况。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雇主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提供书面工资明细。微信作为一种电子支付方式,可以被视为一种合法的工资发放渠道,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雇主应当保证工资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确保工资到账并避免支付错误。其次,雇主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支付方式,避免争议。最后,雇主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保障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因此,微信工资发放可以符合法律规定,但需在保障劳动者权益和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综合考量。
    结语
    微信发工资存在不合法的问题。首先,使用个人微信转账发放工资会绕过国家社保和个税系统,违反了社保缴纳和纳税义务。其次,根据国家劳动法规定,使用微信支付工资是不被允许的,应该通过正规的对公账户支付工资,并代缴社保和个税等费用。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可申请补偿。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在用工1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在第2个月至第12个月内订立合同,用人单位应每月支付两倍工资;从第12个月开始,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再支付两倍工资。微信工资发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取决于具体情况,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