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五年后的规划

法律援助

    法律分析:
    坚持低碳、健康、生态、创新、和谐的城市发展理念。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区域影响力。引导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建设富强西平、文明西平、平安西平、美丽西平,把西平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特色鲜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法律依据:
    《西平县城乡总体规划》 七、县域城乡统筹规划。(一)县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至2020年,县域总人口93万人,城镇化水平52%;至2030年,县域总人口98万人,城镇化水平65%。(二)县域空间结构:“一核一带、两轴多点”。以“中心拓展,培育极点,沿线集聚,辐射全县”为原则,进一步优化县域空间布局结构,确定西平县村镇空间结构为由点及线,由线带面,逐步发展、逐级推进的发展。其中:一核心:西平中心城区。一个城镇发展带:沿107国道、京广铁路、郑信快速通道和京港澳高速公路沿线的中心城区、宋集、二郎、人和、五沟营、盆尧、重渠、焦庄等形成的南北城镇发展带。东西向两轴:沿345国道分布的出山、专探、中心城区至盆尧形成的南部发展轴。沿西出北路省道(在原五师线县道基础上调整改造为省道)分布的出山、嫘祖、师灵、中心城区、五沟营等形成的北部发展轴。多点:多个中心城镇。为充分体现城乡统筹的规划思想,均衡规划中心城镇,实现区域的整体性发展。(三)城乡等级职能结构:依据上位规划指导及西平县发展需求,结合区域范围内各类产业空间布局,划分五级居民点体系。一级:中心城区,46万人,京广城镇发展轴上重要的县级节点城市,驻马店市域北部门户城市,西平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平县域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二级:中心镇,1.5~2.0万人,县域中心镇,为周边城镇和村庄提供部分公共和基础设施服务。三级:一般镇,1.0~1.5万人,为范围内村庄提供集中的生产、生活服务。四级:集镇,0.5~1.0万人,为范围内村庄提供较为集中的生产、生活服务。五级:中心村,0.5万人以下,为县域最小的集中服务设施提供单元,以满足邻近村庄基本生活为主。(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逐步建立覆盖全县城乡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支撑体系,并延伸至农村。按照城乡统筹规划、分级布置、合理布局的原则,切实加强城乡教育、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社会事业水平,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吸引农民集中居住。按照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及集镇、中心村等不同等级体系配置相应级别的服务设施,实现公共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五)综合交通规划: 1、铁路:京广高速铁路项目途经西平县,另外西平县协同做好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将过境县域出山境内的平顶山至淮滨铁路尽早纳入路网规划,并积极推动实施。 2、高速:以京港澳高速、安信快速通道、周南高速为依托构建与周边县市及所辖乡镇的便捷高速交通网络。 3、国、省道:规划形成G345、S227、 S222、 S224 、S225 、S327 、S525等干线公路形成的县域国省干道交通格局。 4、县道:西平现有4条县道,分别为五师线、大应线、寺黄线和潘蚁线,其中对潘蚁线进行调整,延伸至出山镇菜坡村。规划新增条3条县道,分别为专毛线、龙二线、水陈线,其中专毛线由专探镇经过杨庄乡、芦庙乡、出山镇进入舞钢市,龙二线由龙泉寺村经过留册桥村、盆尧镇、重渠乡至二郎镇,水陈线是原省道S331老线由水泉汪村至罗阁村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