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发少了怎么办?
法律援助劳动者工资权益保护的主旨是:工资发少了可以协商或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工资支付情况,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行为将被追责并要求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标准按国家规定执行。
法律分析
1、工资发少了可以同公司协商解决,如果无法协商,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
3、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拓展延伸
工资减少后如何应对?
面对工资减少,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首先,要全面评估自己的财务状况,分析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其次,可以寻求其他收入来源,如兼职工作或者利用自身的技能进行副业。同时,要审慎管理消费,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优先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此外,可以考虑与雇主或者同事沟通,探讨是否有机会增加收入或者调整工资待遇。另外,也可以寻求专业的财务建议或者咨询律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权益受到保护。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自己能够渡过困境,迎接更好的未来。
结语
面对工资减少,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首先,要全面评估财务状况,制定合理预算计划。其次,寻求其他收入来源,如兼职或副业。审慎管理消费,满足基本需求。与雇主或同事沟通,探讨增加收入或调整待遇的机会。寻求财务建议或咨询律师,了解法律法规,保护自身权益。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能渡过困境,迎接更好未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