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200万年薪!华为:每一个事情都离不开律师!

法律援助

    在华为,律师对业务的介入很深,法务部具有增值的功能已经成为华为的文化。华为法务部的员工近千人,法务部包括两大块,一个是律师部门,另外是知识产权部门。华为最新通知宋柳平,华为首席法务官,同时也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在职务设置上,可以看出华为对法务部门的重视程度。法务官宋柳平直接向任正非汇报工作,对华为的项目有一票否决权。华为公司的管理流程设置上,法务部的控制点几乎融入所有的业务流程,离开了法务部,业务就无法展开。为保障法务部门发挥作用,法务流程有IT支撑。很多事情法务部门不同意就走不下去,它的控制点在IT程序上设置,防止人为因素。华为的理念:每一个事情都离不开法律!资料源于华为法务部长郭世栈的讲话,通过在华为的法务工作经历,讲述了华为在市场化机制下公司法务部门的战略价值和定位。首先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华为的基本情况。华为在中国市场化机制下的企业里可能算是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个公司。公司在88年成立,今年是第26年。这个公司极具传奇色彩,在成立的时候,注册资本只有2万块钱,当时只有14个人,其中还包括了6个股东,每个股东出资3000多块钱,最后共出资2万块钱,注册了最早的华为公司。到去年的时候,公司成立25周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2400亿,并且利润达到200多亿人民币。去年的数据里面,销售收入是增长了10%左右,但是利润的增长是30%。那么在这么一个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公司下面,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法务体系呢?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华为的法务体系。我想用几个数字来描述,第一个就是整个法务部的员工现在有500多人,这里面包括两大块,一个是法律部门,就是律师部门,另外一个就是知识产权部门。并且这500个人全部都是公司员工,不包括外聘律所。外聘律所在每个国家都会有3个以上的律师事务所做合作,并且三个律所各有分工。第二个是每年的业务量,每年大概有4000亿的交易规模。为什么是4000亿呢?销售额是2400亿,再加上电信设备的采购,一进一出,再加上基建,至少有4000亿左右的规模。这4000亿的合同,评审和风险控制都由法律部门来负责。第三个数字是任何时候同时在处理的法律纠纷应该是超过1000多件。这个就包括全球各个国家的,总共100多个国家,每个国家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件,少的大概有十来件。第四个数字就是专利数量。华为基本上现在一年平均大概5000件左右的新的专利申请,总的大概有7万件,85%以上都是发明专利。因为华为每年销售额的10%是要用来做研发的,研发金额的10%是要用来做预言,要整专利的,就去年来看,大概有20亿左右的投入是用来生产专利的。法务对公司、对公司的战略到底有什么战略价值,就是法务部门在公司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价值。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总结,我们理解大概有三个方面的意义跟价值。第一个叫“使能器”。很多公司法律部门基本上属于一个支撑部门或者内部服务部门,但在华为我们的定位还是一个叫做说“使能器”,离开了它业务无法展开的。所以它是业务的一个助推器,或者说使业务顺利发展的一个保障。比如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你要去开展业务,你一定要设置分支机构,从早期的代理处、办事处到后面的子公司,到后面的一个国家若干个子公司,不同的运营的需要,有若干个子公司。设立之后,每年的维护,比如组织开董事会,年审、年检等的这些维护,相当于在每个国家的立足之本,这可能是第一个你要去做的事。我们每类合同都要制定合同模板,每个合同都要经过法务部门的评审,没有法务部的签字,没后面就签不了合同,基本上就是这个机制。整个华为法务部的控制点几乎融入所有的业务流程,每一个事情都离不开法律,有很多事情法务部门不完成就走不下去。因为它的流程有IT支撑,它的控制点就起了作用。再比如说这个专利,刚才我介绍爱立信、朗讯等这几个公司都是世界上原来领先我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