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范例及写作指南

法律援助

    离婚起诉书与离婚起诉状的区别在于起草主体,前者由国家机关出具,后者由当事人出具。离婚起诉状是夫妻双方在无法达成一致时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文件,应包含原被告身份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法律分析
    人们常说的离婚起诉书事实上指的是离婚起诉状,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应向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书一般是国家机关出具的,状一般都是当事人出具的,主体不一样。比如起诉书,判决书等都是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出具的。起诉状就是老百姓写的,俗称就是告状。
    当夫妻双方之间不能就离婚事项达成一致或者虽然愿意离婚、但未能就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一方或双方要求离婚的,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向法院起诉离婚时,应提交起诉状,名称可以是:离婚起诉状、离婚诉状、民事起诉状等等。起诉状应包含原告、被告的身份的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几部分的内容。
    拓展延伸
    标题:《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和措施》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系中,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至关重要。为此,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和措施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消费者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市场秩序,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是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关键。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监督检查,打击虚假宣传、欺诈行为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此外,加强消费者教育和信息公开也是重要举措。通过加强消费者权益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时,加强信息公开,让消费者能够获得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提高消费者的选择能力和自主权。综上所述,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和措施是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结语
    离婚起诉书是离婚起诉状的俗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事诉讼中需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起诉书由国家机关出具,而起诉状则由当事人提供。当夫妻双方无法就离婚事项达成一致,或者虽愿离婚但在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方面无法协商一致时,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起诉状应包含原告、被告身份的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加强监管执法力度、进行消费者教育和信息公开是关键举措。这将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