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行事能力的人

法律援助

    法律分析:
    第一点,思想保守。农村人,见识“开明”的,至少我所认识的,没几个。就连老师,也大多思想保守,不愿冒险(也许是我所接触的那位乡村教师,他的性格太保守了)。别说人工智能,就是大棚种植,也让他们畏惧如虎,认为不赚钱,不切实际,投入多收益少。
    第二点,缺少总体规划或者规划透明度低,因而群众参与度也低。地方政府往往不知道引导,只是照本宣科,遵从上头命令行事。这头乡村基建搞得火热,那头农民伯伯们却是一头雾水,上下不能“同心”,这大事,自然难成。
    第三点,狭隘的私利。历史课本上常言,狭隘的小农思想,阻碍了什么什么。小农思想到底是什么?我查了下百度百科,有个相对标准的解释,“小农思想,就是为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为满足个人温饱,自耕自作,长期形成的。乡村振兴需要齐心合力,劲往一处使,才能较快取得阶段性成功。只为自家,不考虑全局,当然不行。
    第四点,人才短缺,读书无用,经济现实。全中国的农村,那么多青年,难道智商就天生比人低吗?不,也有很多聪明年轻人。但他们去哪了?被城市吸收,成为城里人;奔走城乡之间,上班打工族;束缚于土地,成为地道农民;做生意,做自己的命运主宰;成为我国冷链快递等交通运输行业的栋梁人才;无职业者,新兴职业者。在这里头,能够完全成为“城里人”的年轻人,少之又少;而其他职业,需要较高学历的,也少之又少,可悲的是,读书无用,似乎成为了现实写照,而非消极口号。在这种情形下,“人才”短缺,是必然。
    第五点,科技瓶颈。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支点,便是科技。然而在科技农业方面,我国仍存在问题。农业科技不够全面,无法替代人力的复杂度,没有完善健壮的农业科技体系;农业科技不够深入,存在壁垒,无法有效解决痛点,无能将科技融入到农业中;农业科技不实用,成本高,推行难,推进慢,受地方执行力影响最重,必须有实干能力的基层领导推进。科技瓶颈,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最主要难点之一。
    第六点,市场原因。乡村振兴也是经济问题。如何做到供应平衡,统筹兼顾,也是一门难点。既不能打击农民的积极性,也不能打击消费者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渠道的问题。很多地方政府认识不足,对乡村振兴高度认识不到位,实施起来,尾大不掉,说到底,还是实干能力不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法》 第三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