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后如何继续起诉?

法律援助

    合同终止并不影响起诉权。合同终止后仍可根据起诉条件提起民事诉讼,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材料。法院将在7个工作日内审核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并决定是否立案,无论是否立案,都应通知起诉人。
    法律分析
    合同终止了还能起诉。合同终止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失去对合同纠纷的起诉权,只要符合起诉条件的,就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对于合同终止发生的争议与纠纷,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提起诉讼需要准备起诉状,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由法院审核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后,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论是否立案,都应当通知起诉人。
    拓展延伸
    合同终止后的法律救济途径
    合同终止后,当一方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仍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首先,可以考虑通过协商、调解或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过程中,需要准备相关证据,明确合同终止的原因,并说明对方的违约行为。法院会根据合同约定、法律规定和相关证据来判断是否支持起诉方的诉讼请求。如果判决有利于起诉方,法院可能会要求对方履行合同、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等。总之,合同终止后的法律救济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具体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决定。
    结语
    合同终止并不剥夺当事人起诉权。即使合同终止,只要符合起诉条件,仍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准备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法院将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合同终止后,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选择向法院起诉。法院将根据合同约定、法律规定和证据判断是否支持诉讼请求。判决有利于起诉方,法院可要求对方履行合同、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等。选择救济途径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