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政大夫什么级别的官
法律援助奉政大夫是正五品文职官。
正五品级的官就是当地的知府大人,府官就属于五品官职。也就是现在的省厅级干部。和各省下辖的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市长大小差不多的官职。五品知府下辖几个县不等,有的管五个县,有的管四个县不等。是一个地级市的父母官,有权处理下辖地方的政治、经济等事务。
该五品官级高于七品知县大人官级。低于四品官级。该官级在当时也是有权有势,独霸一方的官府,也是穷人们有理无钱别进来的知府。
奉政大夫是官名,文散官。金朝设此官,为文职正六品封阶,上称奉政大夫,下称奉议大夫。元代升为正五品。明朝正五品初授为奉议大夫,升授为奉政大夫。清朝沿用明制。
散官是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是皇帝专用来笼络大臣官衔,享受高级别优厚待遇,吃俸禄不一定干事。清代文职散官有光禄大夫、通奉大夫、奉政大夫、奉直大夫、承德郎、文林郎、修职郎、登仕郎等十八种。散官基本是一种荣誉,只是用来显示“恩宠”而已,本身没有官位和待遇。凡正五品官员,概授奉政大夫官衔,级别大概属于州府一级。周尚崧碑题“奉政大夫”,说明他曾官居五品。
奉政大夫属于文职散官,其职务高低要看他的实际职司,与“奉政大夫”本身无关。早期的官员分为有实际职务的“职事官”和有官名而无职事的“散官”。散官,顾名思义,即“闲散之官”,或吃俸禄不一定干事,或以高级别的散官身份“行(实际担任)”
诰封就是诰命封赏。在明清之际,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赠予爵位名号时,皇帝命令有诰命与敕命之分,五品以上授诰命,称诰封;六品以下授敕命,称敕封。
《清会典》中载,诰命针对官员本身的叫诰授;针对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时,存者叫诰封,殁者叫诰赠。明代王铎的《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因公(袁可立)首功,以少司马晋公秩,得诰封三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十一条 公务员的领导职务、职级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家规定。
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公务员担任的领导职务和职级可以互相转任、兼任;符合规定资格条件的,可以晋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
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领导职务、职级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领导职务、职级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
公务员的领导职务、职级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以及其他待遇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