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相关变量的选择

法律援助

    在影响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的各有关因素中,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对工资增长影响最为直接,可将其作为工资增长模型中的解释变量。考虑到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阶段和模型对变量样本数量的要求,可选择本区间为最近十年,如1986~1996年。
    一、数学模型的建立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职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将货币平均工资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增长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用线性回归方法初步建立职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数学模型:
    W=a×L+b×P+c
    式中:
    W——全部职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率,即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测算值
    L——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P——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增长率
    a,b——系数
    用线性规划方法求出a,b两个系数及常数c,建立货币平均工资增长的线性回归方程。
    应对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检验,即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二、对模型的修正
    上述模型只是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工资增长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但这种描述远远不够,因为:首先,影响工资增长的因素较多,诸如就业状况、人工成本水平等因素在模型中未体现出来。其次,相关社会经济政策,特别是收入分配政策对工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工资指导线是政府调控工资增长的一种宏观办法,它有别于一般的经济预测分析,必须体现国家对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意图。因此,有必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1.设修正值d,修正后的模型正值为:
    W=a×L+b×P+c+d
    d=d1+d2+d3+d4+d5
    d1——宏观经济形势修正值
    d2——人工成本水平修正值
    d3——就业状况修正值
    d4——工资水平修正值
    d5——其他
    d为修正值,其取值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就业状况、人工成本水平等因素而定。对某一地区(1)国家经济形势或本地区经济形势吃紧,要求宏观调控从紧时,d1值为-1%~0;(2)本地区人工成本水平最近两年持续上升,d2值为-1%~0;(3)最近两年本地区失业率持续上升,d3值为-1%~0;(4)本地区工资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d4值为0~2%;(5)其他。
    2.实行物价部分补偿原则,对模型中P值进行修正,并给予模型约束条件。修正后的模型为:
    W=a×L+b×P+c+d
    P=P×(
    约束条件:Ws(L
    Ws为实际平均工资增长率。
    (——物价调节系数
    约束条件表明,一般情况下,平均工资的增长要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一原则必须坚持。只有这样工资的增长才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促进就业这三大社会经济目标,或至少不会对其产生负效应。从中长期看尤其如此。
    (根据年度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增长率P分段确定。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增长率P调节系数(
    0(P(8%1
    8%(P(15%0(8
    15%(P(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