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会计技巧“出彩”在哪里

法律援助

    该公司主要从事白色家用电器及零配件的生产与销售,拥有“小天鹅”这一中国驰名商标。据全国统计信息中心披露,2002年小天鹅洗衣机销量全国第一。公司全年共销售洗衣机2448985台,空调320569台,冰箱167446台,洗碗机4088台,干衣机43508台,热水器24932台。2002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75569.9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42380.14万元。
    鉴于主营业务比较稳定,公司在2002年度3季度预测2002年度的经营业绩将同2001年度持平。但是,公司最终通过对会计工具的运用,新账老账一起算,使利润总额亏损达8.68亿元,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加上未确认投资损失后,净利润亏损4.18亿元,每股收益为-1.1461元。其中,计提坏账准备41186.7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1479.88万元以及本期核销坏账2630.95万元,使管理费用2002年度发生额较2001年度发生额增加58993.83万元,增长3.86倍。就这样,一个巨亏的公司突然出现在投资者面前。
    对于公司会计技巧的运用,担负审计的**公证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不予认可,对公司2002年度会计报表出具了无法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该审计报告指出,公司2002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余额为人民币90861.51万元,占净资产的74.57%,上述应收账款已相应计提坏账准备60?208.04万元。由于公司在2002年初实施了营销整合、有关会计记录和会计资料不完备,未提供足够的可以依赖的证据,审计师无法实施必要的替代审计程序,以确认公司200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坏账准备计提的恰当性。
    公司这次出具的年报,不仅使2002年出现巨额亏损,连带2001年也被追溯调整为亏损。2001年调整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05422.51万元;主营业务利润51606.82万元;利润总额7426.20万元;净利润为2683.01万元;每股收益0.0735元。经过追溯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750.20万元,每股收益为-0.1575元。由于连续两年亏损,一只昔日的绩优股一夜之间就突然遭遇特别处理,被戴上了ST帽子。
    事实上,只要2002年的管理费用与2001年持平,公司去年的净利润还应该达到1.71亿元。可见,公司2002年出现的巨额亏损,完全是运用会计手腕人为地造成的。
    对于这样一家突然巨亏的公司,投资者至今记忆犹新,2001年以前,它可是赫赫有名的绩优股。比如200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72486.35万元,与2002年基本持平。主营业务利润70294.83万元,虽然比2002年多27914.69万元,由于产品价格及成本因素的影响,这是可以理解的。而利润总额23511.88万元,比2002年多11.03亿元;净利润为18821.77万元,比2002年多6.06亿元;每股收益0.5155元,比2002年多1.6616元。这种财务数据的巨大差异,简直像天方夜谭,也完全是运用财务杠杆的结果,不过用力的方向与2002年相反。
    应该说,公司经营管理中混乱情况在以“绩优”示人的2001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但公司以往在会计手法上采用了某些掩饰的手法,直到2002年年报中才暴露出来。比如,2002年度公司发现漏记2001年度及2001年以前的营业费用12539.36万元,在编制2002年度的会计报表时,对该项差错进行了更正。由于此项错误的影响,调减了2001年度净利润8524.30万元,调减了2001年的期初留存收益4015.06万元。该项调整减少公司2002年年初未分配利润11377.55万元,占2002年年初净资产的6.04%。对此,审计师也提出了异议,认为公司会计记录和会计资料不完备,无法确定此项调整额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有,公司一些项目的投资损失,如洗碗机公司资不抵债、制冷公司歇业清算,把账算在2002年,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们的问题早已暴露,但为了维护公司的“绩优形象”,当年采取了捂盖子的会计手法,并未及时作出处理。到2002年,以前所有掩盖的问题一起算总账,于是巨亏无法避免。
    可是,不用担心,亏损再大也不要紧,想扭亏时便能扭亏。2003年一季度,尽管洗衣机价格与公司出现巨亏的2002年相比进一步下降,洗衣机市场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原材料价格则继续上升,致使产品总体毛利率又下降了10个百分点。但公司仍然实现了扭亏为盈。当然,产品增加,功不可没。其中,主导产品洗衣机销量64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空调销量4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冰箱销量4万台,比去年同期上升88%;销售收入为8.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利润总额792万元。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有关各项准备的计提2002年提了个够,2003年已无后顾之忧。甚至,存货跌价准备一类,到年底时还有可能冲回一部分,所以公司底气十足地说,要力争2003年扭亏。
    实际上,今年一季度的主营业务情况比巨亏时的2002年一季度要糟糕许多。2003年一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2002年一季度的6.93亿元相比虽然增加1.51亿元,但1.58亿元的主营业务利润与上年同期的2.00亿元相比,还是减少了0.42亿元,减幅21%;今年一季度,营业利润的减幅更大,由上年同期的2140.83万元减少为740.05万元,减少1400.78万元,减幅65.43%;同样,利润总额的减幅也相当惊人,由2491.51万元减少为792.20万元,减少1699.31万元,减幅68.20%。以上数据表明,公司今年一季度的经营情况与巨亏时的2002年相比并不乐观,而公司季报却称“通过努力拼搏,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局面”。那么,公司是如何“努力拼搏”的呢?应该说,这种“努力拼搏”主要体现在会计手法上,公司今年一季度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在比去年同期巨幅减少的情况下,而净利润却戏剧性地出现了大幅度增加,由去年一季度的1449.12万元增加到今年一季度的2941.10万元,增加1491.98万元,增幅50.73%。那么,公司的净利润又是如何增加的呢?一是所得税由去年一季度的908.75万元减少为今年一季度的269.27万元,减少639.48万元;二是去年一季度,少数股东收益使净利润减少140.66万元,而今年一季度则恰巧相反,使净利润增加933.26万元;三是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使去年一季度减少净利润7.02万元,而今年一季度却增加1484.91万元。公司想扭亏时便扭亏,通过财务技巧的“努力拼搏”,一季度“扭亏为盈”已如愿以偿,全年也很可能会要如愿以偿。
    应该说,多年来,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了下滑,但主营业务的发展还是具有连续性的,而会计报表反映出来的却是从“巨优”到“巨亏”到“扭亏”的“蹦极式”状况。这使投资者无法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来把握公司报表的业绩变化。公司的这种会计魔术在使一般投资者胆战心惊的同时,给市场操纵者带来的却是暴利机会。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法律咨询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