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运行与通货膨胀预期
法律援助我国经济在2007年运行到本轮经济周期的波峰,2008年进入收缩阶段,2009年完成本轮周期的筑底,2010年将步入新一轮周期的扩张阶段。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人们产生了通货膨胀预期。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如果排除制度变革、战争、自然灾害、供给冲击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在三种情况下可能发生通货膨胀:一是在经济周期性运动过程中,当实际产出大于潜在产出即出现经济过热时;二是货币政策出现失误,导致过度货币供给或流动性过剩时;三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推动实际物价水平上升时。
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决定物价水平波动的周期性
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与之相联系,物价水平波动也具有周期性。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物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物价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物价水平伴随经济扩张呈上升趋势,但只有在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产出增长率即出现产出正缺口时,通货膨胀才有可能发生。反之,只有当出现产出负缺口时,才有可能出现通货紧缩。
在目前及将来一段时间,我国潜在产出增长率或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估计在9%—10%之间。如果经济在这一区间运行,就不存在产出缺口。如果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这一区间,就会出现产出负缺口,意味着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经济运行呈现“冷”的状态,其主要表现就是失业,有时也会伴随通货紧缩;如果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这一区间,就会出现产出正缺口,这时资源被过度利用,经济运行呈现“热”的状态,其主要表现是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这就是说,在经济呈现“热”特别是“过热”状态之前,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伴随经济复苏,尽管物价水平也会有所上升,但一般都是恢复性的增长,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尽管物价水平的波动取决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但物价水平的波动通常会滞后于经济周期。这是我们判断物价水平走势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图所示,我国物价水平波动与经济波动高度相关。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轨迹(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的数据是作者推测的),由图可以看出:最高通货膨胀率发生的年份要滞后于波峰年1—4年;如果排除价格体制改革所引发的1988年的通货膨胀,最高通胀率发生的年份(1980、1985、1994、2008)也要滞后于周期的波峰年(1978、1984、1992、2007)1—2年。这就意味着,在扩张阶段完成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仍会呈上升趋势。与之不同的是,最低通货膨胀率的滞后期短,通常只有一两个季度。因此,以年为单位表示的最低通货膨胀率基本与波*年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