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人承担责任有何限制
法律援助保证人承担责任有何限制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债务人不能全部清偿,保证人能否向无效物保人追偿?如果可以追偿,有没有份额的限制?
我们以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可以向无效物保人追偿应当得到承认。在混合担保中,除了看债务人的履行能力外还要看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如果保证人承担了全部的保证责任,物保人就无需承担任何的缔约过失责任,可见在债务人没有能力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况下,无效物保人却可能因非法行为而避免了实际的损失。物保无效而担保有效时保证人实际承担的保证责任可能会超过物保有效时的保证责任,导致这种责任加重的正是物保人的非法行为,因此,保证人也可以基于损害赔偿原理向物保人就其责任加重部分进行追偿。通过物保人对债务人的赔偿,可以有效减轻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让物保人对其非法行为承担相应的赔偿后果,从而使保证人和物保人的法律责任承担趋于平衡。
如果债权人对物保合同的无效没有过错,保证人基于损害赔偿规则向物保人追偿的部分应是其损失加重的部分,也即超过物保有效的情况下保证人所应承担部分的部分。如果债权人有过错,保证人向物保人追偿的部分也应是其损失加重部分,但不能超过债务人不能履行部分的。保证人向物保人追偿应通过另行起诉的方式进行。
什么情形下担保人有缔约过失责任
《担保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担保法>;解释》第七条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很显然,在混合担保中,这两条规定仍然应当适用。只是在适用这两条规定时,如何与《<;担保法>;解释》三十八条和《担保法》二十八条相协调,是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即物保合同无效后,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也可以要求无效担保的物保人承担赔偿责任,这两者如何协调,有无先后。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为首先必须坚持几个原则:
1、必须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保障债权的实现是《担保法》的宗旨和核心目的,因此在涉及到担保行为时,无论是有效担保行为还是无效担保行为,都应将债权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无效物保人不能因违法行为而获利。无论是基于公平正义的考虑还是基于促使物保人积极促成物保合同成立生效的考虑,这一原则都是必须坚持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物保合同无效后,物保人对债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种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缔约过失责任,物保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前提是债权人的债权因物保人的无效物保行为而受到损害。因此,在物保与保证共存的混合担保中,物保合同无效后,物保人是否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需要依据债权人是否有实际的债权损失为标准。如果债权人经向债务人、保证人追讨后债权仍然没有得到全部清偿,则可要求无效物保的物保人承担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
具体而言,在债权人对物保合同的无效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清偿全部,而物保人则应对保证人和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果债权人对物保合同的无效有过错的,物保人也应对保证人和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责任范围是不超过担保人,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当然,在债权人有过错的情况下,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会有所不同。虽然债权人仍可要求债务人偿还全部债务,但却不能要求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这是因为,债权人与物保人的共同过错行为导致了物保的无效,债权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在其应承担的过错范围之内放弃了对抵押物的物保,显然依据法律规定,保证人应在债权人放弃物保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而只在此范围以外承担保证责任。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保证人承担责任有什么限制”问题进行的解答,保证人为债务人承担债务后,保证人向债务人追偿时保证人的权利,但在实现这种权利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限制。读者如果需要找律师咨询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