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当前通胀预期的主要原因

法律援助

    从客观上说,形成当前通胀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新增贷款过量。2009年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万余亿,大大超过了年计划发行5万亿的规模。按照货币主义观点,货币多了就一定要形成通胀。货币主义的创始人**顿·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变动的决定因素。根据货币主义理论,有人研究了中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CPI滞后M1有6个月左右,滞后M2有10—12个月,因此预期在2009年下半年或2010年上半年一定会出现严重通胀。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我国在2009年下半年并没有出现严重通胀。我认为,2010年内CPI也不大可能高于5%。
    事实上,在缺乏财富影响效应的条件下,货币主义者无法解释货币供应量变动如何直接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变动,从而影响消费需求变动的原因。也就是说,“通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的命题,根本无法得到严格的证明。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严重通胀一般都与居民收入水平变动有关,居民收入增长过快,引起消费需求过旺,物价上涨。但据有关统计数据,在2009年,我国超常的货币供应量并没有带来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超常增长,因而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居民收入水平变动不存在紧密关系。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广大低收入群众增收困难,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因此,没有理由过度预期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