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历经五年、四审、三公开,这部历经坎坷的《电子商务法》终于落地了。从一审稿《电子商务管理法》至四审稿《电子商务法》,涵盖了市场主体登记、电商信用评价、税务、责任、消费者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的监管问题。 最新电子商务法如何监管电商平台 第一、明确建立以电商平台为关键节点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1、公示规则。电商平台应当及时公示收到的前述通知、声明及处理结果。 2/“红旗规则”。电商平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侵犯知识产权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3/“避风港”规则。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其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有权通知电商平台采取必要措施。电商平台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并将该通知转送平台内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接到转送的通知后,可以向电商平台提交不存在侵权行为的声明。电商平台接到声明后,应当将该声明转送发出通知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并告知其可以投诉或起诉。电商平台在转送声明到达知识产权权利人后十五日内,未收到权利人已经投诉或者起诉通知的,应当及时终止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注重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在规范电子商务行为中的关键作用,对以平台规则为核心的平台治理机制作出明确规范。 1、修改平台规则,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公开征求意见,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有关各方能够及时充分表达意见。修改内容应当至少在实施前七日予以公示。 2、不得利用平台规则,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 3、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平台规则,明确进入和退出平台、商品和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平台规则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并保证消费者能够便利、完整地阅览和下载;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制度,公示信用评价规则,为消费者提供对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的途径。 4、鼓励建立争议在线解决机制,制定并公示争议解决规则,根据自愿原则,公平、公正地解决当事人的争议;鼓励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商品、服务质量担保机制。 5、依据平台规则对平台内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警示、暂停或者终止服务等措施的,应当及时公示。 第三、让电商平台参与或协助监管。 1、在违法处置方面,发现平台内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存在违法情形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2、在实名制方面,应当要求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联系方式、行政许可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验更新,并按照规定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 3、在税收征管方面,应当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和与纳税有关的信息,并提示依照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4、在市场主体登记方面,应当提示未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经营者依法办理登记,并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为应当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经营者办理登记提供便利。 5、在安全保障方面,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证其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提示未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经营者依法办理登记,并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为应当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经营者办理登记提供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