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海关缉私标准的演变与现今规定 |
释义 | 缉私部门行政执法机构在受理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涉嫌犯罪或偷逃税款的案件无需行政立案,直接移交缉私部门刑事侦查机构查办。涉案情况包括个人违法运输、携带物品进出境,价值人民币2万元以上的首次出入境旅客,价值人民币1万元以上的正常出入境旅客,以及短期内多次往返的个人违法运输、携带物品进出境。 法律分析 对海关其他业务部门查获移交的以下案件,缉私行政执法机构应当立案调查,但缉私部门行政执法机构在受理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案件涉嫌并已达到涉嫌犯罪的数量或偷逃税款标准的,无须行政立案,直接移交缉私部门刑事侦查机构查办:旅检渠道查获的个人违法运输、携带物品进出境,经查当事人属公历年度内首次出入境且无主观故意的旅客,违法运输、携带物品价值人民币2万元以上的;个人违法运输、携带物品进出境,属正常出入境的旅客,违法运输、携带物品价值人民币1万元以上的;个人违法运输、携带物品进出境,经查当事人属短期内多次往返。 拓展延伸 海关缉私标准的历史演变与应对新挑战 海关缉私标准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海关缉私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在过去,海关主要依靠人工检查和传统手段来识别和打击走私行为。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走私手段的不断翻新,海关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新挑战,海关不断更新和改进缉私标准。现今,海关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X光机、红外线扫描仪等,以提高检查效率和准确性。此外,海关还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共享情报和信息,加强边境监控和打击跨国走私活动。 海关缉私标准的演变和应对新挑战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秩序。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海关能够更好地应对走私行为的变化和复杂性,确保货物的合法流通,保护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 结语 海关缉私标准的演变与应对新挑战是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秩序。通过先进技术设备和国际合作,海关不断提高检查效率和准确性,打击走私活动。这一过程是为了确保货物的合法流通,保护国家和公众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涉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涉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所谓“应缴税额”,是指进出口货物、物品应当缴纳的进出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税额。走私货物、物品所偷逃的应缴税额,应当以走私行为案发时所适用的税则、税率、汇率和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计算,并以海关出具的证明为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