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同等责任对方起诉我会有什么影响? |
释义 | 这篇文章探讨了中国缺席判决制度以及开庭判决的步骤。在借贷案件中,如果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债权人可以进行缺席判决。法院会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并在公告期限届满后进行开庭审理。开庭判决的步骤包括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进行法庭调查,进行法庭辩论,最后进行评议和宣判。不出庭应对自己的判决极其不利,但如果认定犯罪事实成立就需要判决。 法律分析 一、如果被人起诉,我不去会有什么影响吗? 虽然我可以不去出庭应诉,但法院仍会进行缺席审判。如果缺席审判结果不利的话,我就有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 缺席判决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这一制度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结案率,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缺席判决适用于下列情况: 1、原告不出庭或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被告提出反诉的; 2、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3、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4、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5、在借贷案件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 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缺席判决与对席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对于缺席判决,人民法院同样应当依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向缺席的一方当事人宣告判决及送达判决书,并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的充分行使。 二、开庭判决的步骤 首先,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 其次,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第三,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其间,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第四,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第五,评议和宣判。法庭辩论或被告人最后陈述结束后,法官进入评议室评议,做出裁判。 别人起诉不出庭的,是对自己的判决极其不利的,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为自己进行辩护处理的,不出庭并不能对抗司法判决的执行,在有关事项的处理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处理的,如果认定犯罪事实成立的就是需要判决的。 结语 不出庭应诉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因为法院仍会进行缺席审判,并且如果缺席判决结果不利,当事人就有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缺席判决制度对于保护公民权益、提高结案率、保证诉讼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在适用缺席判决的情况下,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等情况,法院可以进行缺席判决。缺席判决与对席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依照法定程序向缺席当事人宣告判决及送达判决书,并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充分行使。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但是被告必须到庭的,可以拘传。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