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取保候审后保证人需要在哪些方面提供帮助? |
释义 | 法律分析:被取保候审后,保证人需要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包括提供担保物、出庭作证、监督被保人遵守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等。此外,保证人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未能履行保证义务导致被保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保证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保证人应当在保证书中承担将被保人交付法院或者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不得离开指定地点,以及到案后不得逃避司法机关的义务。 2.《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或者被保人违反保证义务的,有关机关可以依法解除保释、取保候审措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个:保释人不按照法院或者检察院的规定提供担保或者其他保证的,被保释人逃跑,保释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如实作证,不得隐瞒真相、歪曲事实;作证过程中,不得与当事人或者其他证人接触,不得接受请托、贿赂。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一条:担保人应当担保期间保证债务的清偿。 6.《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治国》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法制,不得有违法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