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地上劳动受伤是否算工伤? |
释义 |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的赔偿责任分为两种情况:1.劳务关系下,雇主应根据最高法院规定承担赔偿责任;2.劳动合同关系下,需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后,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计算赔偿金额。 法律分析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的,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1.劳务关系,就是动者与雇佣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的是雇佣关系的合同等,雇工在从事雇佣劳动中受伤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办理。 2.劳动合同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有劳动合同或者属于实际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在从事单位工作、准备工作、收尾工作等过程中受伤的,属于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办理。要先作工伤认定、偿劳动能力鉴定,这二个鉴定作完后,才能依据相关规定计算出赔金额。 拓展延伸 工地上劳动受伤如何申请工伤赔偿? 工地上劳动受伤如何申请工伤赔偿?在工地上劳动受伤后,您有权利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及时寻求医疗救治,并保存相关医疗证明和病历记录。然后,通知雇主或工地管理方,并填写工伤报告。接下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交工伤申报材料,包括工伤报告、医疗证明、劳动合同等。劳动保障部门将进行工伤认定,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额。如果您的申请被拒绝,您可以提起复议或诉讼。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法律建议和指导,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护。记住,及时行动是申请工伤赔偿的关键。 结语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后,根据劳务关系或劳动合同关系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赔偿途径。对于劳务关系,雇主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而对于劳动合同关系,工伤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认定和赔偿。申请工伤赔偿的关键在于及时寻求医疗救治、通知雇主或工地管理方、填写工伤报告,并向劳动保障部门提交相关申报材料。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护。记住,行动要及时。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