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去婚姻登记所可以离婚么
释义
    没离婚和别人是不能登记的。我国法律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一方或者双方已有配偶的情形,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结婚登记,如果去登记结婚,领取了结婚证,就涉嫌重婚罪,除婚姻关系被认定无效外,有过错的当事人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结婚登记需要什么材料
    登记结婚需要带以下材料:
    1、双方当事人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2、户口本;
    3、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4、双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
    婚姻登记的流程为:
    1、结婚的男女双方,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2、提交相关的证件和材料;
    3、婚姻登记机关对其证件和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
    4、符合结婚条件的,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登记结婚必须在户口所在地。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结婚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因此,男女二人结婚不应该附加任何条件。要求结婚,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如果是因为受到胁迫、欺骗而做出虚假的意识表示,或者是因为重大误解而做出错误的意识表示,这样的婚姻无效;
    2、必须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3、要符合一夫一妻制。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因此,要求结婚的当事人只能是未婚者,或者是丧偶、离异者。有配偶的人只能在原婚姻关系终止以后才能再婚。重婚犯罪,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离婚的双方要求复婚的,也必须是双方没有再婚,或者是再婚后配偶已经死亡,或者是再婚后又均离婚的,才可复婚;
    4、当事人一方或者是双方之间不存在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况。
    二、没有行为能力的人能结婚吗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定能结婚,需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未满18周岁的,那么不能结婚。
    2.如果是精神病,要看是不是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而且尚未治愈,如果是,也不能结婚。
    3.不属于以上两种情形,符合结婚登记的条件就可以结婚,去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法律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1.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2.非双方自愿的;
    3.一方或者双方已有配偶的;
    4.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5.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三、有子女但没领证,男方跟别人领证算重婚罪吗
    有子女但没领证,男方跟别人领证,这不算重婚罪。没有办理过结婚证,就是没结婚,没有婚姻关系。即使有孩子,也没有婚姻关系,只是同居而已。重婚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在有合法配偶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所构成的犯罪。重婚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重婚者明知自己有配偶而又故意与他人结婚,如果认为自己的配偶死亡或者认为自己与他人没有配偶关系而再结婚的,不构成重婚罪。相婚者必须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如果确实不知道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不构成重婚罪。
    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
    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
    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此即两个事实婚的重婚。
    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
    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婚姻登记条例》第六条
    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一)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二)非双方自愿的;
    (三)一方或者双方已有配偶的;
    (四)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五)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