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抢劫爆炸物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释义
    抢劫爆炸物罪的犯罪构成有:
    1、侵犯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弹药、爆炸物抢走的行为;
    3、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
    一、道具枪违法吗
    道具枪是否违法分情况而定: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行为;
    3、主体要件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主体。单位也可成为主体;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弹药,而故意隐藏不交。如果不知道自己收藏的物品中有枪支、弹药,因而没有交出的,不构成犯罪。
    二、非法持有私藏弹药罪标准是什么?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构成要件是: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
    三、非法邮寄弹药罪的犯罪构成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本罪是涉及到危险对象的犯罪,但并不表现为对这种对象的破坏,也不具有放火、爆炸等罪一经实施即会同时造成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广泛破坏的特点。将其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就在于枪支、弹药、爆炸物这种危险物品,易被犯罪分子控制,有可能危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财产的安全,给社会治安留下极大隐患。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对枪支、弹药和爆炸物的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以及《枪支管理法》等有关法规,对枪支、弹药、爆炸物实行国家管制,从而形成了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制造、买卖、运输、使用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体制。因此,本罪不仅违反了枪支、弹药、爆炸物的管理规定,而且由于枪支、砷药、爆炸物的巨大破坏性和杀伤力,同时还侵犯了公共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邮寄的行为。
    所谓非法邮寄,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私自通过邮局邮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既可以成批邮寄,亦可以夹在其他邮寄的仿品中邮寄。无论方式如何,只要属于非法,即可构成本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根据本条第3款的规定,单位也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非法从事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活动,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应按本罪论处。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其动机则可能多种多样,有了营利,有的为了实施其他犯罪。不同的动机一般不影响定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9: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