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制定法律的主体具有哪些 |
释义 | 法律分析:法律制定的主体是公民、机构和组织。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行政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行政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个直属机关(央行、审计署等)制定。 一、行政许可设定机关是什么 行政许可设定机关是全国人大、国务院、地方人大,各自可以以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要符合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的规定,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行政许可的规定。 二、双方订立的合同合法有效吗 双方订立的合同合法有效。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即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并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如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思想。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应以全国人大及常委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四、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五、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某些特殊的合同。在法律行政法规中已明确规定了生效的形式要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则必须满足这些形式,要件合同方可生效。 三、违法发放贷款属于什么犯罪 违法发放贷款的犯罪构成如下: 1、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单位与自然人。 2、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对“重大损失”的后果是没有认识的,或者是认为重大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3、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机构贷款管理秩序。 4、违反国家规定,主要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性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