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道路的范围定义是什么?
释义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明确了道路的定义及范围,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和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如广场、公共停车场等。该法规定了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包括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等。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公众通行场所也属于道路范畴,需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为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规范所有参与者的行为。
    法律分析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所指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明确道路的具体含义非常有必要。本法是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规范,一切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规定,如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道路交通的参与者在道路上应当如何参与道路交通的活动;应当遵守什么规则;哪些是禁止性行为等,都是基于道路交通安全开展的。其中,“公路”包括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城市道路”是指修建在城镇中的道路。包括直辖市、市、镇的主干道、辅路、支线、立交桥等。它是一个城市的重要道路交通系统。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道路”,指有些单位或者社区的场院内的道路,虽然隶属于某部门管辖,但由于允许社会的机动车通行,这些道路的交通也属于本项所解释的道路的范畴之内。这里不包括那些封闭式的部门场院内的道路。另外,在解释道路时,还将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也包括在道路的含义中。这是因为,道路交通安全法调整的范围是道路的交通安全,是规范所有道路交通参与者行为的法律规范。而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也是行人、车辆通行的场所,这些场所的通行规则、各自的责任等也需要用法律规范来调整。
    结语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明确了道路的具体含义,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和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如广场、公共停车场等。这些规定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调整了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同时,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法律的规范。此外,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公众通行场所的通行规则和责任也需要法律来调整。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制定有助于保障公众的交通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三章 道路通行条件 第三十四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
    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盲道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二节 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五十四条 道路养护车辆、工程作业车进行作业时,在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驶路线和方向不受交通标志、标线限制,过往车辆和人员应当注意避让。
    洒水车、清扫车等机动车应当按照安全作业标准作业;在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不受车辆分道行驶的限制,但是不得逆向行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