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小区道路上的车位是否属于业主共有
释义
    本文讲述了小区规划内车位车库与非规划内车位权属的差别以及人防车位的归属问题。根据《民法典》和《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和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其他场地用于停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而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则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出租等方式约定。另外,律师补充了属于业主专有部分的三个条件,即车位具有构造上的独立性、利用上的独立性和能够登
    法律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小区规划内车位车库与非规划内车位权属的差别。
    1、经过规划的车位。规划内车位车库是建筑单位在开始建造之初经规划部门批准,并于建造完成后可以办理产权登记的车位。这种车位具有独立性、可分性,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出售、附赠或出租等书面合同方式,对车位、车库所有权的归属作出明确约定。
    2、没有经过规划的车位。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车形成的车位,没有在最初批准的项目建设规划中,所占用的道路或者场地属于业主共有财产,维护费用作为公摊费用由全体业主承担,后续改扩建车位也应由业主共有。
    律师补充:
    建筑区划内,符合专有部分条件的车位、车库应归属业主个人所有。属于业主专有部分的三个条件,即:
    1、具有构造上的独立性,能够明确区分;
    2、具有利用上的独立性,可以排他使用;
    3、能够登记成为特定业主所有权的客体。
    人防车位,是平时可以用于停放车辆的人防工程。由国家投资单独修建的地下防空建筑属于国家所有。国家鼓励、支持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多种途径,投资进行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人民防空工程平时由投资者使用管理,收益归投资者所有。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四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第二百七十五条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所有与鼓励民间投资相结合的人防车位,其投资建设和使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因此,投资建设人防车位的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与鼓励民间投资相结合的范畴。
    结语
    小区规划内车位车库与非规划内车位权属存在差别,需要注意区分。符合规划的车位属于建筑单位经规划部门批准建造,并于建造完成后可以办理产权登记的车位,具有独立性和可分性,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出售、附赠或出租等书面合同方式,对车位、车库所有权的归属作出明确约定。而没有经过规划的车位则属于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车形成的车位,没有在最初批准的项目建设规划中,所占用的道路或者场地属于业主共有财产,维护费用作为公摊费用由全体业主承担,后续改扩建车位也应由业主共有。对于律师补充的内容,即建筑区划内符合专有部分条件的车位、车库应归属业主个人所有,具有构造上的独立性、利用上的独立性和能够登记成为特定业主所有权的客体,是民法典中明确规定的。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章 前期物业管理 第二十七条 业主依法享有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处分。
    物业管理条例:第二章 业主及业主大会 第十二条 业主大会会议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但是,应当有物业管理区域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参加。
    业主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业主大会会议。
    业主大会决定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其他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约束力。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物业管理条例: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五十一条 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的责任。
    前款规定的单位因维修、养护等需要,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及时恢复原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8: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