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民法典规定哪些人有民事权利能力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和社会组织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或社会组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或法人享有民事权利的前提,但它不是具体的民事权利。民事权利能力仅仅是一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或可能性,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是一直存在的,但具有这种资格的主体要享有某项实际的权利,还必须通过一定的行为参加到某一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去。 二、几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可以独立实施 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 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有: 1.主体的平等性 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平等性。 (1)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民事权利能力方面都是平等和无区别的。 (2)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资格平等地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不受有无行为能力的限制。 2.内容的统一性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是指法律赋予公民可以享有原各种民事权利和应当承担的各种民事义务的范围。公民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3.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法律客观: 《民法典》第十四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