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庭暴力如何应对未成年人受害者 |
释义 | 家庭暴力求助指南:寻找庇护、联系亲人或朋友、报警派出所、曝光到网络。家庭暴力证据收集:身上伤痕、被打掉的牙齿、被撕破的衣物、凶器、验伤病历记录、警察笔录、求助记录、施暴人的悔过或保证、未成年家庭成员证言。 法律分析 1.找到能够庇护你的亲人 一般来说,父母对你实施家庭暴力的之后应该找到对你爱护的亲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在亲人的劝说下,父母会对你的态度好转很多。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亲人,可以联系远方的亲人让他们过来保护你。 2.亲人之外的朋友,老师 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自己遭受更多的伤害,你应该果断的选择离开自己的家,渠道自己能够信任的老师,或者同学的家里,将遭到家庭暴力的事实告诉他们,当然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家庭暴力出现的更加猛烈。所以躲在朋友家里的时候,还是应该尽快联系自己的其他亲人。 3.报警,派出所 当自己遭受危险的时候,赶往附近的派出所可以及时避免进一步的危险。如果无法及时赶到派出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该及时报警,请警察介入,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4.联系媒体,曝光到网络。 现在最有力量的方式,就是将自己的遭遇公之于众,让大家都知道,在亲人不在身边,警察不予立案的时候,你可以考虑这点,但是这个必将造成你和父母之间不可挽回的后果,但是确实可以避免再次的伤害。 家庭暴力证据有哪些 1、涉及家庭暴力离婚案件,受害人应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受害妇女遭受暴力侵害后,及时、全面地收集、保存各种证据,包括:身上的伤痕、带血的衣物、被打掉的牙齿、揪掉的头发、撕破的衣服;施暴者的凶器如刀、针、铁棍、木棒、石头等。 3、平时注意保留书证、物证,如验伤病历记录、警察笔录、被破坏的衣物、对方使用的凶器等。 4、受害人在遭遇家庭暴力后向妇联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公安机关或其他组织求助或报警,相关的证明或书面记录可作为证据使用;施暴人因施暴而做出的口头、书面悔过或保证也可以用作证据。 5、家庭暴力的特殊性,使得一些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这种情况下,为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可向法院申请调查相关证人的证言。 6、未成年家庭成员也可作证,只是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作证可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伤害。 结语 找到能够庇护你的亲人和朋友,是在面对家庭暴力时的重要选择。他们的爱护和支持能够使父母的态度好转。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亲人,可以联系远方的亲人来保护你。此外,向老师、朋友寻求帮助也是明智之举,他们可以提供庇护和支持。在危险时,及时报警或赶往派出所是保护自己的有效途径。如果情况允许,可以考虑联系媒体或曝光到网络,但需意识到这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收集和保留家庭暴力的证据非常重要,包括身上的伤痕、被破坏的物品等。向相关组织求助或报警的证明或记录也可作为证据。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法院调查相关证人的证言。未成年家庭成员也可作证,但需注意保护他们的利益和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四章 人身安全保护令 第二十六条 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以裁定形式作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