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通事故笔录怎么做
释义
    法律分析:当事人在交通事故现场还没有建立完备的心理防线,此时进行询问能轻易地突破,了解案情,做好询问的准备,熟悉案情、证据情况。了解、熟悉案情有助于办案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摸清问话对象的基本情况。一是了解其人生轨迹、职业特长、性格特点、社会关系。
    一、根据法律规定检察院录口供一般多久
    根据法律规定检察院录口供一般几个小时时间不等,根据具体的案情的审理情况来进行时间确定。审查起诉阶段录口供的次数是没有规定的,检察机关在审查提起公诉时,应当提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重要的证据可以复核。如果出现证据矛盾,在证据的采信上,应当尽可能予以排除,重点要查清是否有违法取证等程序违法行为存在,并要考虑各种相关证据的关联性,要互相印证。如果无法排除矛盾,应当以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为准。口供在法律上称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也属于证据的一种。不存在以那一次供述为准的问题,关键要看法官如何判断和采信。
    讯问被告人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熟悉基本案情,全面掌握证据。公诉人对将要起诉的案件要作认真审查,全面了解案件事实,综合分析证据材料,熟悉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情节,熟悉能够证实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各种证据以及证据之间的关联性、矛盾点,熟悉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和可能在哪些问题上辩解。
    2、讯问要有针对性。讯问被告人一般应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讯问:
    (1)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是否为被告人实施,被告人是否承认起诉书指控的罪行;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结果。
    (2)共同犯罪案件中应问清楚同案被告人各自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
    (3)问清被告人的主观故意,查明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4)查明有无从重、加重、从轻、减轻的情节。
    3、讯问要讲究策略。根据被告人的心理状态和表现,采取不同的讯问方式。
    4、讯问语言要通俗易懂同时又要规范,态度要严肃。公诉人在讯问时,应考虑到被告人文化程度的高低、年龄上的差距、知识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好坏,尽量使用通俗规范的语言,发问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难以听懂的法律用语。
    二、调查笔录是属于什么证据类型
    调查笔录的证据是属于鉴定意见类的证据类型。主要是鉴定笔录是否属于当事人书写的,鉴定其真实性。笔录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勘验笔录、调查查笔录、辨认笔录侦查实验笔录、搜查笔录、扣押笔录、证据提取笔录等。
    询问笔录和讯问笔录的区别有四点,分别是:
    1、含义不同,讯问笔录是相关机关的人员在讯问被告人时制作的,记录被告人的供述或辩解情况以及对被告人依法讯问情况的证据性文书,询问笔录是查明犯罪分子和案件真实情况,鉴别和印证其他证据的根据,具有为办案人员提供侦查线索,使办案人员全面了解案情、搜集证据的作用;
    2、记录内容不同,讯问笔录主要记录被告人的供述或辩解,询问笔录主要记录证人、被害人和知情人所提供的证据、证言;
    3、问话对象不同,讯问笔录的对象是刑事被告人,询问笔录只对证人、被害人或知情人适用;
    4、适用范围不同,讯问笔录适用于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询问笔录则可以适用于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
    三、涉嫌入室盗窃罪怎么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程序:
    1、了解案情,准备材料
    了解涉嫌的罪名、大致案情及案件承办人,看是否符合取保条件;协商退赃或赔偿被害人损失,争取被害人谅解;准备符合条件的保证人、保证金。
    提供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不得同时适用,北京地区一般要求提供保证人,而外地公安机关多要求交纳保证金。
    2、提出书面申请:取保候审申请由家属提出;逮捕以后可由律师提出申请。
    申请材料应写明申请人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拘留和逮捕时间、取保理由、保证人基本信息或保证金数额等。
    鉴于家属很难查询和接触案件承办人且不了解案情,侦查阶段取保候审一般由家属提出书面申请材料,由律师转交。
    律师了解案情后,可对申请取保的理由从事实和法律上充分表述;但家属因不了解案情,由家属提出的取保候审申请理由则不能涉及具体的案情和法律问题。
    提交申请时应附上证据材料,如和解协议、相关组织或者个人的谅解书或求情信、患病或孕育医学证明、保证人的保证书和证明信等。
    3、配合侦查机关调查核实:核实是否已征得被害人谅解且被害人不要求追究刑事责任;核实保证人基本信息或保证金交纳情况。
    4、保释出来后的注意事项:遵守相关规定,随传随到,特别注意要保持与侦查机关联络畅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