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刑法中关于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量刑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量刑规定及构成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条,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构成标准包括客体要件(军事订货秩序)、客观要件(战时拒绝或故意延误军事订货)、主体要件(单位及其负责人员)和主观要件(故意)。非故意或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完成订货的情况不构成犯罪。 法律分析 一、刑法中关于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量刑规定是什么 刑法中关于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量刑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条【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刑法中关于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构成标准有什么 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构成标准有: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订货秩序。军事订货是军事部门根据国防需要,向军工部门或者其他经济部门订购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的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或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仅限于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是负有军事订货义务的生产、销售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如果不是出于故意,而是客观上无法完成订货,没有条件完成军事订货,或是由于不可抗力及一些特殊困难,延误订货的,不构成犯罪。 拓展延伸 2023刑法中关于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量刑规定及其法律适用范围 2023刑法中关于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量刑规定主要包括对犯罪行为的刑罚幅度和刑期的规定。根据该法律规定,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是指在战时故意拖延、阻碍军事订货的行为,严重妨碍军队装备补给,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对于该罪行的定罪量刑,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后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一般情况下,犯罪分子将面临刑期较长的监禁,并可能面临罚金的处罚。此外,根据法律适用范围,该罪行适用于战时期间的军事订货活动,旨在保障军队装备补给的顺利进行,确保国家安全。 结语 根据刑法规定,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量刑规定主要包括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单位将被判处罚金,而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能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刑期可能会超过五年有期徒刑。该罪的构成标准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量刑规定旨在维护军事订货秩序,确保国家安全和军队装备补给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三百八十条 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三百七十七条 战时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三百八十一条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