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纠纷调解不成如何办
释义
    民事纠纷调解不成时,法院会根据证据作出判决;民事纠纷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开庭审理和宣判;民事纠纷诉讼费根据案件性质和金额不同而有所区别。
    法律分析
    一、民事纠纷调解不成如何办
    如果民事纠纷一般情况下会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法院会根据证据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二、民事纠纷程序怎么走
    民事纠纷程序的进行根据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如诉讼的要按照如下流程进行:
    1.起诉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3.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
    5.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三、民事纠纷诉讼费一般是多少钱
    民事纠纷诉讼费一般是多少钱,具体情况如下:
    1.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分段累计交纳;
    2.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
    3.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
    4.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拓展延伸
    民事纠纷调解无效后的法律救济途径
    当民事纠纷调解无效时,当事人可以寻求法律救济途径来解决纠纷。其中一种常见的途径是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裁决。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提交证据、进行辩论,并接受法院的判决。另外,当事人还可以选择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通过委托仲裁机构进行公正、独立的仲裁程序。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救济途径,比如行政复议、申请行政裁决等。在选择救济途径时,当事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法律规定和实际效果来评估和决策,以寻求最有利的解决方案。
    结语
    当民事纠纷调解无效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纠纷。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提交证据、进行辩论,并接受法院的判决。另外,仲裁也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通过委托仲裁机构进行公正、独立的仲裁程序。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救济途径,如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在选择救济途径时,当事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法律规定和实际效果来评估和决策,以寻求最有利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条 人民调解员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支持当地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二条 人民调解员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调解民间纠纷,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5: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