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借款合同诉讼期限为几年?
释义
    借款合同诉讼期为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为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对于未明确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出借人应承担举证责任,借款人主张超过诉讼时效的,应由借款人承担举证责任。
    法律分析
    一、借款合同诉讼期几年
    1、借款合同诉讼期为三年。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交付借款的一方称为贷款人,接受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一方称为借款人。借款合同适用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
    2、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1)借款合同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借款的出借日期不能确定的,出借人主张借款期间利息的,由出借人对出借日期承担举证责任,不能确定时,从主张提出之日开始计算利息;如借款人主张借款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应由借款人对出借日期及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不能确定时,从主张提出之日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2)对借款的还款期限约定不明,即借据只有出借的日期和金额而没有还款日期的问题。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期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对于借款合同中还款期限约定不明确的情况,出借人应对出借日期承担举证责任,借款人应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请注意,以上为一般情况下的法律规定,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应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超过以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