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起诉孩子抚养权的程序是什么样的 |
释义 | 起诉抚养权的过程是: 1.准备与抚养权相关的证据,带好起诉状提交给人民法院; 2.法院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 3.被告准备相应的材料以及答辩状; 4.法院安排进行开庭,经过法庭辩论等程序依法作出判决。 一、一般的普通民事诉讼程序 1.起诉 (1)符合起诉条件; (2)以书面起诉为原则; (3)写清楚起诉状。 2.受理 法院审查 3.审前准备 (1)原告:预交案件受理费;对起诉状和答辩状进行比较研究;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委托代理人。 (2)被告:分析起诉状和原告的证据;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委托代理人;在答辩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 (3)人民法院:送达诉讼文书;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和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举证范围及举证期限;调查收集证据;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庭前调解;发送开庭通知。 4.开庭审理 (1)开庭准备 (2)法庭调查 (3)法庭辩论 (4)法院调解 (5)案件评议和宣告裁判 5.诉讼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1)反诉 (2)撤诉 (3)缺席判决 (4)延期审理 (5)诉讼中止 (6)诉讼终结 6.民事裁判 (1)民事判决 (2)民事裁定 二、医患伤人有什么处理程序? 医患伤人的处理程序是: 1、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准备相关材料进行起诉; 2、法院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法院会安排时间进行开庭; 3、开庭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 4、经过法庭调解、法庭辩论等程序,依法作出判决。 三、交通事故的诉讼程序是什么呢 交通事故是民事侵权案件。它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程序。审判程序有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二审程序、特殊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等程序。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主要应用一审普通程序,包括以下过程: (一)起诉和受理。交通事故当事人就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经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受理后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服的可提起上诉。 (二)审理前的准备。法院立案后五日内将起诉状附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15日内提答辩状,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检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三)开庭审理 1、开庭三日前通知诉讼参与人; 2、审理前核对讼诉参与人,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当事人有关讼诉权利与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法庭调查; 4、法庭辩论。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发言及答辩后互相答辩; 5、法庭辩论终结,双方当事人争议核实清楚后法庭调查结束,应依法作出判决; 6、法庭能够调解的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及时判决。 普通程序的审判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子。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