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告提交的证据能否作为原告证据 |
释义 | 被告提交的证据可以作为原告证据。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相关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一、原告诉讼状与事实不符有什么后果 原告诉讼状与事实不符后果具体如下: 1、原告向法院递交的起诉书陈述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不符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其诉讼请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事实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因此若被告在答辩状中指出,并且开庭时提交证据证明了原告所说与事实不符,法院会支持被告方的观点,原告方的诉求就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二、凭借条能起诉吗,如何规定的 只要借条完整准确,日期和签字人都有就可以起诉。 1、按照日常生活的常理判断,借钱,只要钱给,对方出具借条,这个借贷合同就算完成了,无需其他什么程序性的行为。所以,一般情况下,民间借贷都是以一张借条就可以起诉的,也是可以胜诉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九十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4、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