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构成此罪。要区分此罪与彼罪,注意犯罪对象是否特殊、犯罪目的和行为表现。如果危害公共安全,则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论处。 法律分析 1、故意破坏他人财物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并会受到刑事处罚。 2、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行为数额较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也称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是指故意非法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在认定此罪与彼罪等问题上,应注意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等情况。针对此罪与彼罪问题,首先应严格区分犯罪对象是否特殊。如果属于刑法另行规定的特定财物,如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设施,则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通讯设备罪等罪名。其次,应严格认定犯罪主观故意的内容。如果犯罪目的不是为了毁坏财物,而是为了非法获取财物,则属于侵占罪等贪利型犯罪。最后,应准确把握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如果行为人使用放火、决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公私财物,从而危害公共安全,则应以放火罪、决水罪、投毒罪和爆炸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名论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内容由 韦端宁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