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辩护词提交法院的具体时间
释义
    刑事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法律有权成为辩护人的主体,根据事实和证据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观点和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并可委托律师、人民团体或单位推荐的人、监护人或亲友担任辩护人。被执行刑罚或剥夺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被开除公职或吊销执业证书的人可以担任辩护人,除非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法律有权成为辩护人的主体,根据事实和证据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观点和理由。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结语
    刑事辩护是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有权成为辩护人的主体,根据事实和证据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观点和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律师、人民团体或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监护人、亲友都可以成为辩护人。但被执行刑罚或限制人身自由的人,被开除公职或吊销执业证书的人除外。法律为每一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了公正和公平的辩护权利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三十七条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四十五条 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