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起诉虚假诉讼?
释义
    虚假诉讼的起诉方式及认定虚假诉讼的两个方面。对于虚假诉讼,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其立案侦查,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后交由法院裁判;若公安机关不予处理,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虚假诉讼的行为方式包括捏造事实和隐瞒真相,发生领域限定为完整的民事诉讼流程。虚假诉讼行为会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相关行为将受到法律处罚。
    法律分析
    一、如果出现虚假诉讼怎么起诉?
    如果出现虚假诉讼的起诉方式是:收集对方虚假诉讼的相关证据,向辖区内的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后交由法院裁判;公安机关不予处理的,当事人可以收集对方虚假诉讼的相关证据,写好自诉状,向虚假民事诉讼案件的受理法院所在地或者执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由法院立案审理。
    二、认定虚假诉讼的两个方面是什么?
    1、行为方式
    在通常情况下,行为人进行虚假诉讼是以“捏造事实”、伪造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欺骗司法机关。除此之外,虚假诉讼罪还有可能以“隐瞒真相”的方式进行。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隐瞒事实欺骗法院提起虚假诉讼进而谋取不正当利益。比如,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以对方已经履行完毕但未销毁的债务文书或者其他材料为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再次履行债务或者达到其他非法目的。这就是典型的以“隐瞒真相”的方式提起虚假诉讼。
    而且,“隐瞒真相”可以称为变相地“捏造事实”,“隐瞒真相”消极不作为与“捏造事实”积极作为之间具有等价性。所以,隐瞒真相也属于虚假诉讼的行为方式之一。
    2、发生领域
    虚假诉讼罪中的诉讼限定为民事诉讼,行为人向仲裁机构提起虚假仲裁的行为,不适用该罪规定。这里的民事诉讼,指的是完整的民事诉讼流程,包括起诉、立案、开庭、审判、审判监督、执行等程序。
    行为人除了向法院提起虚假诉讼外,还可能利用伪造的判决书、公证文书、仲裁裁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在本质上也是对法院正常司法秩序的一种破坏,同样也有可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应当按照虚假诉讼行为论处。
    虚假诉讼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结语
    虚假诉讼是一种严重妨害司法秩序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对于虚假诉讼,我们应当采取严厉的法律手段进行起诉。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裁判。如果公安机关不予处理,当事人可以自行提起刑事自诉。虚假诉讼的认定主要从行为方式和发生领域两个方面考虑,包括捏造事实、伪造证据以及隐瞒真相等。虚假诉讼的行为方式可能涉及民事诉讼中的各个程序环节,而非法行为人还可能利用伪造的判决书、公证文书等申请强制执行。虚假诉讼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可能涉及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及罚金等。我们应当坚决打击虚假诉讼,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五、证据的审核认定 第八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根据依法作出裁判。
    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