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办理退休手续的完整流程 |
释义 | 退休手续的主要流程包括提交材料、审阅条件、核算养老金、办理批准和发放文件等步骤。根据相关法规,满足年龄和工作经历要求的劳动者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后,双方会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退休后,劳动者可以领取退休保险金。 法律分析 办理退休手续的流程如下: 1、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前一个月,应向单位经办人供给身份证复印件(处理养老金收取卡之用)、个人相片(处理退休证用)等材料。 2、社保经办人根据当事人详细情况填写退休批阅表,连同当事人的人事档案于退休当月提交给社保组织,由社保组织审阅其是否契合退休条件。 3、社保审阅通往后,根据其退休年龄、参保缴费时长、历年缴费基数、当地历年社平薪酬等要素核算其详细养老金。 4、经办人根据社保核算结果完善退休批阅表并提交社保承认、核准,完结后社保发放退休批文并制造退休证,一起委托银行处理其养老金收取卡。 5、经办人将处理好的退休证、银行卡等转交退休当事人即可完结退休手续。 根据《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在劳动法中规定了,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确定了劳动关系后,双方也是会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是需要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其中也是规定了劳动者到达了退休年龄后,也是可以办理退休手续的,在退休后,劳动者也是可以凭借社会保险来领取退休保险金的。 结语 办理退休手续,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和个人相片等材料,经社保组织审阅后核算养老金,并办理退休批文和退休证。根据相关法规,满足年龄和工龄条件的职工可办理退休手续。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后,可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退休后,劳动者可领取退休保险金。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