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记过处分对个人的影响 |
释义 | 行政记过处分对公务人员晋升工资档次有影响,满12个月后应解除处分。行政处分程序包括初步调查、立案、进一步调查、报告、听取陈述和申辩、讨论决定、书面通知和档案归集等步骤。行为包括违反议事规则、拒绝执行决定、拒不执行交流决定、拒不执行判决或决定、违反回避规定、拒不办理交接手续、旷工或逾期不归等。 法律分析 一、行政记过处分有什么影响? 公务人员被行政记过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记过处分满12个月后,应解除处分。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的; 2、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 3、拒不执行机关的交流决定的; 4、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或者监察机关、审计机关、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决定的; 5、违反规定应当回避而不回避,影响公正执行公务,造成不良后果的; 6、离任、辞职或者被辞退时,拒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或者拒不接受审计的; 7、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造成不良影响的; 8、其他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 二、行政处分的程序是怎样的? 1、经任免机关负责人同意,由任免机关有关部门对需要调查处理的事项进行初步调查; 2、任免机关有关部门经初步调查认为该公务员涉嫌违法违纪,需要进一步查证的,报任免机关负责人批准后立案; 3、任免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对该公务员违法违纪事实做进一步调查,包括收集、查证有关证据材料,听取被调查的公务员所在单位的领导成员、有关工作人员以及所在单位监察机构的意见,向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并形成书面调查材料,向任免机关负责人报告; 4、任免机关有关部门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的公务员本人,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并对其所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记录在案。被调查的公务员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予采信; 5、经任免机关领导成员集体讨论,作出对该公务员给予处分、免予处分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 6、任免机关应当将处分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受处分的公务员本人,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 7、任免机关有关部门应当将处分决定归入受处分的公务员本人档案,同时汇集有关材料形成该处分案件的工作档案。 结语 行政记过处分对公务人员的晋升和工资档次有重大影响。根据违纪行为的严重程度,处分可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等级别。同时,行政记过处分满12个月后应解除。行政处分的程序包括初步调查、立案、进一步调查、听证、决定和通知等环节。处分决定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受处分的公务员,并归入其个人档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科技项目的承担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提交科技报告、汇交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的,由组织实施项目的政府有关部门、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承担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科技项目。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未依照本法规定提交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年度报告的,由其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