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妻子怀孕是否可以离婚? |
释义 | 怀孕期间能不能离婚?根据民法典规定,男方在妻子怀孕期间提出离婚是不允许的,除非妻子有重大错误。然而,如果是怀孕的妻子提起离婚诉讼,则不受此限制,法院会根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作出判决。我国实行婚姻自由原则,维护婚姻稳定并非立法目的,关键在于当事人的合意。离婚问题应减少对当事人和子女的损害。《民法典》对怀孕期间的女方提供特殊保护,但仅适用于诉讼离婚,协议离婚不受限制。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决。 法律分析 怀孕期间能不能离婚?谁提出离婚很重要。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妻子怀孕的,男方提出离婚是不可以的。但是,在女方怀孕期间,男方提离婚并非绝对不允许,如果女方有重大错误,或因婚后与人通奸怀孕,或者分娩期间与人乱搞两性关系等,人民法院查明属实,可以受理该离婚案。如果是由怀孕的妻子提起离婚诉讼的,那么就不受上述法律的限制。法院会根据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为标准,作出是否准予离婚的判决。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法律规定的离婚方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指夫妻都愿意离婚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问题达成一致后,前往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对是否离婚以及子女抚养、财产分割问题难以达成一致,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我国实行婚姻自由的原则,靠法律的手段维护婚姻的稳定并非婚姻立法的本意。婚姻能否维持,能否形成人们所期盼的幸福美满的婚姻关系,关键取决于婚姻当事人双方的合意;再者,婚姻关系属人身权范畴,结婚、离婚均须当事人自己自愿作出的意思表示,他人是无权干涉的。当婚姻关系的维持对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已失去其积极意义时,法律自然不应该强人所难,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因婚姻解体的遗留问题,尽量将离婚当事人,尤其是无过错方当事人和未成年子女所带来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点。 我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二条 【男方离婚诉权的限制】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这是根据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原则,对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的妇女特殊保护,是对男方提出离婚的一项限制的规定。但是,这条限制也仅适用于诉讼离婚。如果夫妻双方选择的是协议离婚,那么即使妻子怀孕,也依旧可以离婚。如果夫妻选择的是诉讼离婚,则妻子怀孕期间能不能离婚这样的问题就要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判决。 结语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的规定,男方在妻子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不得提出离婚,以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然而,如果女方提出离婚或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则可以例外处理。这一限制仅适用于诉讼离婚,如果夫妻选择协议离婚,则妻子怀孕期间仍可以离婚。法律的目的是维护婚姻稳定,但也应关注解决离婚后的问题,减少对当事人和未成年子女的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二条 国家鼓励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共同进行医学检查或者相关健康体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