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预付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吗 |
释义 | 一、预付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吗 一般情况下,预付账款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时,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二、拓展内容 【相关延伸】 问:本期出现会计差错怎么处理? 答:本期发现的会计差错,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一)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二)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当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当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当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及以上,则认为金额比较大。 (三)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当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当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四)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以前年度的相关项目。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三条第一款 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其他应收款需要计提坏账准备吗? 对于企业的预付款,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不符合预付款性质,或者因供应商破产、撤销等原因无望收到所购货物,应将原计入预付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不可能收回或收回,应将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相关延伸】问:本期会计错误怎么办?答:本期发现的会计错误应按以下原则处理: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错误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2)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错误,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量进行调整;如果不影响损益,本期相关项目应进行调整。重大会计错误是指企业发现的会计报表不再可靠的会计错误。重大会计错误一般是指金额较大,通常某一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此类交易或事项的10%以上,则认为金额较大。(3)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错误,如影响损益,应调整其对损益的影响数,发现当期的初始保留收益,会计报表中其他相关项目的初始数量也应一并调整;如果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中相关项目的初始数量。(四)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告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会计错误和前一年度非重大会计错误,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处理。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告日之间发现的前一年度重大会计错误,应当调整前一年度的相关项目。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三条第一款 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