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居民能继承农村土地吗 |
释义 | 一、居民能继承农村土地吗 农村的土地是不可以继承的,因为土地是属于集体的,土地上的房屋等可以继承的。 房产的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以后,其房产的归属人归其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所有,房屋也必须是合法产权。公民的房屋属于个人合法财产,按照《民法典》,无论你是农村村民或是城市户口公民,都有权继承,拥有房屋的处置权,然而城市户口的公民在继承农村房屋时还是要受到土地法的限制。 城市户口的公民只能继承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而房屋的宅基地是不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国家《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而享有的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须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一般来讲不能继承,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农民只具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 二、什么是房屋产权 房屋产权是指房产的所有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也就是房屋各项权益的总和,即房屋所有者对该房屋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房屋产权由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部分组成,房屋所有权的期限为永久,而土地使用权根据有关法规为40、50年或70年不等,届满自动续期,续费按当时的1%-10%来增收(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三、按房屋所有权分类 按房屋所有权的归属进行的分类。在现阶段,我国住宅类房屋按产权可划分为: (一)国家所有住宅; (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住宅; (三)公民私人所有住宅; (四)其他经济组织(如中外合资企业等)所有住宅。非住宅类房屋主要是全民所有制(国家房产)和集体所有制的房产,其他经济组织所有房产只是少量的。 四、农村土地可以继承吗 农村土地不可以继承。农村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个人没有所有权、不属于被继承人遗留的合法财产不能成为遗产故不能被继承,但对于农村土地上房屋可以合法继承。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