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偷税漏税行为如何影响会计人员? |
释义 | 逃税罪的处罚方式: 1、对自然人犯罪:逃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处3-7年有期徒刑,并罚金。 2、对扣缴义务人:不缴或少缴税款,数额较大,依法处罚。 3、对多次违法行为:按累计数额计算处罚。 4、单位犯罪:判处单位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及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逃税罪的处罚方式如下: 1、对自然人犯罪的处罚: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2、对单位犯罪的处罚: 《刑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偷税漏税行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责任产生何种影响? 偷税漏税行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责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这种行为可能使会计人员面临道德困境,考验其诚信和廉洁的原则。其次,会计人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因为他们作为负责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专业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此外,偷税漏税行为还可能导致会计人员失去职业声誉,影响其未来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因此,会计人员应当始终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保持诚信和专业精神,同时积极参与反偷税漏税的工作,为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遵守《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及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逃税罪的处罚明确而严厉。对自然人犯罪,根据逃税数额大小,可处以不同程度的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对单位犯罪,处罚主要为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偷税漏税行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产生深远影响,要求他们始终保持诚信、遵守法律法规,并积极参与反偷税漏税工作,为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六条 下列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减征或者免征关税: (一)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 (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 (三)在海关放行前遭受损坏或者损失的货物; (四)规定数额以内的物品; (五)法律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其他货物、物品;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货物、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八条 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范围以外的临时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由国务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九条 暂时进口或者暂时出口的货物,以及特准进口的保税货物,在货物收发货人向海关缴纳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后,准予暂时免纳关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