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大学时是否必须拥有兵役证? |
释义 | 大学是否需要兵役证取决于学校的要求。兵役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包括现役和预备役。义务兵服现役两年,期满后可改为志愿兵。志愿兵服现役期限至少三年,年龄不超过55岁。士兵服现役期满后,根据医疗状况或其他原因可以提前退出现役。退出现役的士兵可以服士兵预备役,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可以服军官预备役。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18至35岁,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具体情况根据兵役登记和相关规定确定。 法律分析 兵役证大学一定要吗 不一定的,主要看学校的要求。 兵役,是指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主要包括公民在军队中服现役,在军队外服预备役,以及在校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等方面的有关规程。 兵役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元首以法律、法令的形式颁布实施。对于保障军队现役兵员的更替和后备兵员的储备,加强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建立战时兵员动员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士兵的现役和预备役 第十七条士兵包括义务兵和志愿兵。 第十八条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 第十九条义务兵服现役期满,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经团级以上单位批准,可以改为志愿兵。 志愿兵实行分期服现役制度。志愿兵服现役的期限,从改为志愿兵之日算起,至少三年,一般不超过三十年,年龄不超过五十五岁。 根据军队需要,志愿兵也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 第二十条士兵服现役期满,应当退出现役。因军队编制员额缩减需要退出现役的,经军队医院诊断证明本人健康状况不适合继续服现役的,或者因其他特殊原因需要退出现役的,经师级以上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出现役。 第二十一条士兵退出现役时,符合预备役条件的,由部队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经过考核,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服军官预备役。 退出现役的士兵,由部队确定服预备役的,在回到本人居住地以后的30天内,到当地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办理预备役登记。 第二十二条按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经过兵役登记的应征公民,未被征集服现役的,服士兵预备役。 第二十三条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18至35岁。 第二十四条士兵预备役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第一类士兵预备役包括下列人员: (一)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三十五岁以下的退出现役的士兵; (二)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三十五岁以下的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 (三)其他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二十八岁以下的预备役士兵。 第二类士兵预备役包括下列人员: (一)除服第一类士兵预备役的人员外,编入民兵组织的人员; (二)其他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三十五岁以下的男性公民。 本条第一类士兵预备役第(三)项所列人员,二十九岁转入第二类士兵预备役;预备役士兵年满三十五岁,退出预备役。 结语 兵役证大学一定要吗?不一定的,主要看学校的要求。兵役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对于军队现役兵员的更替和后备兵员的储备具有重大意义。士兵服现役期满后,可以选择退出现役或继续服预备役。预备役士兵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包括退出现役的士兵、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公民。兵役证的需求与个人选择和学校要求相关,具体情况请咨询兵役机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二章 兵役登记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兵役登记包括初次兵役登记和预备役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二章 兵役登记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兵役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兵役登记工作。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每年组织兵役登记信息核验,会同有关部门对公民兵役登记情况进行查验,确保兵役登记及时,信息准确完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二章 兵役登记 第十六条 经过初次兵役登记的未服现役的公民,符合预备役条件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预备役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