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及其实践 |
释义 |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公正、公平、便民、及时准确、准确一致、防危保安。这些原则旨在确保公民平等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防止危害国家和公众利益的信息被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是为了服务人民,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理念。 法律分析 现如今,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了我们政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息公开是因为作为我国公民,我们拥有知情权,但同样的,在政府信息公开这一件事上,也是有要遵守的规定与规则的,有的信息必须公开,而有的信息则不能被公开,那么,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 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本原则 (一)公正、公平、便民原则(第五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 公正原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人享有平等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二是平等使用获取的政府信息。三是平等保护国家的机密。 公平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做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行政机关公平地提供政府信息,平等地对待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 便民就是要保证公民能够便捷知道有关政府信息。《条例》中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中的电视、广播、政府网站及公共阅览査询点都能够体现便民原则。保证公民能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二)及时准确原则(第六条) 要求行政机关,属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要在法定的时限内制作公开或者更新,所公开的信息应当准确无误。 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淸。 (三)准确一致原则(第7条) 准确一致是要求行政机关发布信息时如果信息涉及其他部门,要与所涉及部门进行协调、沟通、确认,保证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不能出现矛盾的信息,误导相对人。 (四)防危保安原则(第八条、第十四条) 《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因此,《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有如上所说的这些,像是公平公正准确及时这些原则其实也是我们各行各业都尽力想去遵守达到的一个原则,而便民原则更是这几年政府工作的要点之一,毕竟是为人民服务,毕竟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结语 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作为公民的知情权的体现。在政府信息公开中,需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首先是公正、公平、便民原则,体现在平等获取、使用和保护政府信息上。其次是及时准确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规定时限内公开或更新信息,并确保准确无误。再次是准确一致原则,要求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确认,避免信息矛盾误导。最后是防危保安原则,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经济安全,不得公开涉及秘密和隐私的信息。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政府信息公开,也是各行各业追求的目标。特别是便民原则,是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点,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第六十九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的政府信息公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七十一条 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信息公开应当真实、完整、及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七十六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不得公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