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
释义 | 民事违法行为的构成主要有两条:(1)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2)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违反民事法律的规定。民事违法行为种类多种多样,仅合同违约行为就有许多种,侵权行为包括环境侵权等多种,民事违法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 一、民事违法行为分为违反合同行为和侵权行为两大类。 1、前者指合同当事人没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后者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二、民事违法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 1、违法的作为是指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违法的不作为是指不实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