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之前殴打他人后得到对方的谅解,并在派出所写了谅解书,为什么派出所还要拘留我们 |
释义 | 刑事谅解书的有效性与公安机关见证相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8条和289条规定,特定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通过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与被害人达成和解,但需公安机关等相关机构审查并制作和解协议书。 法律分析 一、谅解书不一定要到派出所写才有效,但是最好是到公安机关写,在办案人员的见证下私下签订的谅解书,效果会更好。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第二百八十九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拓展延伸 派出所对殴打行为的处理方式引发疑问 派出所对殴打行为的处理方式引发疑问。在这种情况下,派出所可能选择拘留涉事人员是出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他人安全的考虑。即使在得到对方的谅解并写了谅解书的情况下,殴打他人仍然是一种违法行为,涉事人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派出所可能认为拘留是必要的,以确保涉事人员接受法律程序的审判,并防止其再次危害他人。此举也有助于向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即暴力行为将受到严肃处理,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公正。因此,派出所的拘留决定可能是出于法律和社会秩序的考虑。 结语 在处理刑事案件中,谅解书的签订对于达成和解、减轻刑罚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谅解书可以在公安机关以及其他场所签署,但在办案人员见证下签订的谅解书效果更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8条和289条规定,对于一些特定的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通过赔偿损失、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并达成和解,可以减轻刑罚或实现和解。派出所对于殴打行为的拘留处理可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他人安全,并确保涉事人员接受法律程序的审判。这种做法旨在向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即暴力行为将受到严肃处理,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公正。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九条 负责执行监视居住的派出所或者办案部门应当严格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监督考察,确保安全。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七条 公安机关决定监视居住的,由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办案部门可以协助执行。必要时,也可以由办案部门负责执行,派出所或者其他部门协助执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必要时,办案部门可以协助执行。 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应当同时送交有关法律文书、被取保候审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等材料。采取保证金担保形式的,应当同时送交有关法律文书、被取保候审人基本情况和保证金交纳情况等材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