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师延时补助发放细则 |
释义 | 教育部已经明确从今秋开始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在全国中⼩学全⾯推⾏课后延时服务,实⾏5+2服务模式。对于家长来说,课后延时服务不仅解决了接送孩⼦难的问题,并且能够让孩⼦在校完成当天作业,进⾏答疑,省下了送孩⼦去培训机构的钱。孩⼦在学校⾥边实⾏课后延时服务,家长对于安全等问题也更加放⼼。但是课后延时服务对于教师⽽⾔,确是损害了教师的利益,教师是课后延时服务的具体实施者,这对于他们⽽⾔,不仅延长了⼯作时间,还增加了⼯作量。对于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众多⽼师都是有怨⾔的。国家从政策上实⾏课后延时服务,对于教师个⼈⽽⾔,是没有选择的,只能参加。但是参加课后延时服务, 也应当获得相应的报酬,可是现在各地的课后延时服务并没有制定统⼀的收费标准,收费后给教师如何分配也没有统⼀的标准。有教师在⽹上吐槽称,他们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5块钱⼀次,本来钱就不多,但是最后期末学校发放的时候,最少的只发放了12元,平均只有四⼗来块钱。实⾏课后延时服务,确实⽅便了家长,减轻了家庭对孩⼦的教育负担,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作量,那么进⾏适当的补贴是应当的。教师只是⼀份⼯作,因为⼯作的特殊性,教师被要求具有更⾼的道德修养,但是⼀分劳动⼀分报酬,不能只给⽼师戴⾼帽⼦,不给实际的补贴,这对于教师群体来说,是⼀种伤害。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对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教师进⾏适当补贴,由当地教育局制定统⼀的收费标准,再加上财政⽀持,保障教师的合法利益,但是教育部并未制定统⼀的教师课后延时服务的补贴标准,由各地⾃⾏确定。 提供课后延时服务的教师们的最低取酬标准,每课时不低于60元,当然,如果学校实力不俗,或者地方财政比较给力,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 法律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五条进一步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担当、落实责任,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要积极向本地区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资金支持,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要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加强督导检查。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