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报警后什么时候可以拿到回执单 |
释义 | 公安机关应及时受理案件并制作立案回执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报案、控告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立案,否则将通知控告人不予立案并说明原因,控告人可申请复议。 法律分析 1、立案回执单一般七天内可以拿到,一般情况下,报案后公安机关在七天以内决定是否立案。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投诉、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应当及时受理案件,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回执单,所以立案回执是在受理案件后能拿到的。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拓展延伸 报警后如何获取回执单 报警后,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获取回执单。首先,确保您已经向相关执法机构报警,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接下来,与相关执法机构联系,了解他们的回执单领取流程。通常情况下,您可以前往当地警察局或相关执法机构的办公地点,提交相关身份证明和报警信息,然后填写回执单申请表格。在申请审核通过后,您将被发放一份回执单副本作为您报警的凭证。请注意,不同地区的流程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建议您在报警时咨询相关执法机构,以确保您能够顺利获取回执单。 结语 立案回执单是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所提供的凭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应及时受理案件并制作回执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执法机构应快速审查报案、控告等材料,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立案。如认为无犯罪事实或事实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则不予立案,并通知控告人。报警后,您可按流程前往相关执法机构,提交身份证明和报警信息,填写回执单申请表格,获得回执单作为报警凭证。建议您在报警时咨询当地执法机构以确保顺利获取回执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三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执行: (一)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三)执行标的灭失的; (四)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 (五)行政机关认为需要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章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第三节冻结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冻结决定: (一)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 (二)冻结的存款、汇款与违法行为无关; (三)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冻结; (四)冻结期限已经届满; (五)其他不再需要采取冻结措施的情形。 行政机关作出解除冻结决定的,应当及时通知金融机构和当事人。金融机构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解除冻结。 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决定的,金融机构应当自冻结期满之日起解除冻结。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